第219页
第四章
中俄《布连斯奇条约》和
《恰克图条约》的签订
第一节
彼得一世时期沙俄
对中国的侵略
沙皇俄国从伊万三世开始对外侵略扩张,到彼得一
世执政时已走上了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。彼得制定争霸
世界的侵略计划是:(一)在欧洲方面,北上打败瑞典,夺
取波罗的海沿岸地区,打通由波罗的海通往大西洋的海
路;西进兼并波兰,巩固沙皇俄国在东欧的地位,以便向
西欧扩张;南下侵略土耳其,占领君士坦丁堡,夺取黑海
出海口,打通由黑海通往地中海的海路。这是俄国对外扩
张的重点。(二)在亚洲方面,南下征服高加索,占领中亚
细亚,进而争夺西亚和印度,打开通向印度洋的道路;向
东占领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大片土地,并开辟经黑龙江通
往太平洋的道路。彼得这一狂妄的侵略计划被往后的历
代沙皇奉为指针,正如恩格斯所指出,彼得是"向自己的
第220页
继承者指示种种侵略方针的帝王"[1] 。
彼得一世为了建立世界霸权,扩军备战,把俄国变成
了一个穷兵黩武的国家。在他执政的三十六年间,先后
征兵五十三次,接连不断发动侵略战争,肆意向邻国"抢
夺领土"。[2] 彼得通过战争兼并邻国土地达五十四万平方
公里。[3] 一七二一年,沙俄枢密院尊奉彼得一世为俄罗斯
皇帝,沙皇俄国从此正式称为"俄罗斯帝国"。
为了适应地主阶级和新兴商人阶级掠夺土地和扩大
市场的需要,彼得一世把夺取出海口作为对外扩张的一
个重要目标。他曾公开说过:"水域----这就是俄国所需
要的"。[4]为此,他发动了针对当时北欧强国瑞典的持续
二十一年的"北方战争"(一七○○ ---- - 一七二一年),结
果控制了芬兰湾沿岸,吞并了爱沙尼亚、北拉脱维亚
和卡累利亚的一部分,攫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,在十万
农奴的尸骨堆上建立了彼得堡。为了打开通向黑海的
"窗户",从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,彼得一世先后几次
对土耳其作战,企图夺取顿河的出海口亚速,由此进入黑
海。一七二二----一七二三年,彼得一世发动对波斯的
战争,占领了黑海的西部和南部沿岸。在中亚,彼得为了
________
[1]
恩格斯:《
俄国在中亚细亚的进展》
,《
马克思恩格斯全集》
第12卷,
第637页。
[2]
马克思:《
土耳其问题。----<泰晤士报>。----俄国的扩张》,《
马
克思恩格斯全集》
第9卷,第131页。
[3] 寇松:《
俄国在中亚》
,1889年伦敦出版,第259页。
由[4] 列别杰夫:《
彼得一世的对外政策》
,1949年莫斯科出版,第3页。
第221页
打开通向印度的道路,一七一七年派遣贝科维奇远征希
瓦。在东北亚,彼得一世也不遗余力地实行殖民扩张,于
十七世纪末侵占堪察加半岛,企图从那里侵入北美。直
到一七二五年一月初病危时,彼得一世还起草了一道训
令,决定派一个海上"考察队",去查明"亚洲和美洲是否
连在一起",[1] 侵略野心,至死不泯。
从彼得一世开始,沙俄对中国的侵略也进入了新的
时期。彼得一世的对华政策具有双重的侵略目的:一方
面顽固拒绝中国提出的划定两国在蒙古北部边境的边界
的建议,在外交谈判的掩盖下,逐步蚕食我蒙古边境大片
土地,同时还图谋染指黑龙江流域和侵吞我国西北地
区;[2] 另一方面不断扩大中国市场,加紧对外国进行经济
掠夺。因此,《尼布楚条约》订立后约四十年间,中俄两国
围绕边界和贸易等问题,进行了长期的、激烈的斗争,直
到一七二七----一七二八年中俄《布连斯奇条约》和《恰
克图条约》签订时才告一段落。
一、侵占我国蒙古地区大片土地
彼得一世对中国的领土野心极大。他把侵华的矛头
首先指向蒙古地区。
包括贝加尔湖一带在内的蒙古地区,自古以来是中
________
[1]
谢缅诺夫:《
西伯利亚的征服和发展》
,第142页。
[2]
关于彼得一世觊觎我国黑龙江流域和西北地区的史实,分别详见
克本书第二、第三卷。
第222页
国领土。早在公元前三世纪,中国北部的匈奴族,在大漠
南北、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上游一带的广大地区,建立了
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。公元前一世纪中叶,匈奴
分裂为郅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两大势力,呼韩邪单于降
汉,郅支单于被汉军攻杀,匈奴便成为汉朝的臣属。东汉
初年(公元四七年),匈奴又分为南北两部,史称为南匈奴
和北匈奴。其后,南匈奴归附东汉;北匈奴一部分降汉,
一部分西迁。
公元二世纪中叶,东汉所属的鲜卑族崛起辽东塞外,
"尽据匈奴故地"。[1] 三国时,曹魏封鲜卑首领轲比能为附
义王。五世纪初,北魏所属的柔然部取代鲜卑,据有贝加
尔湖一带和阿尔泰山等地。六世纪中叶,住在阿尔泰山
之阳的突厥部推翻柔然政权,建立了突厥汗国。"东起辽
海以西,西至西海(即里海)万里;南起沙漠以北,北至北
海(贝加尔湖)五、六千里,皆属焉。"[2] 后来突厥以阿尔泰
山为界分为东、西两部。五九九年,东突厥突利可汗归降
隋朝,被封为启民可汗。六三○ 年,唐朝灭东突厥,但漠北
仍为突厥属部薛延陀所割据。六四六年,唐进兵击灭薛延
陀,分布在剑河(元代称谦河,即今安加拉河口以南的叶
尼塞河)流域的结骨部落(即黠戛斯,也称坚昆,元代称吉
利吉思,今称柯尔克孜,苏联称吉尔吉斯),贝加尔湖西面
的都播部落(也称都波,元代称秃八或秃巴思,清代称唐
________
[1] 《
后汉书》,
第90卷,《
鲜卑传》
。
[2] 《
周书》,
第50卷,《
突厥传》
。
第223页
努乌梁海,即今图瓦),贝加尔湖以东以西及该湖以北
地区的骨利干部落等都相继向唐称臣纳贡,"请置唐
官"。[1] 六五○ 年,唐朝军队击败割据金山(阿尔泰山)之
北的突厥车鼻可汗部,俘获车鼻可汗,从此东突厥的辖
境全部纳入唐朝的版图,由唐朝政府设置安北都护府(瀚
海都护府)管辖。安北都护府下设许多都督府和州。其
中有设在叶尼塞河与安加拉河回合处以南地区的坚昆都
督府,设在杭爱山西麓直至金山之北的狼山都督府和新
黎州,设在贝加尔湖一带及其以北地区的玄阙州,设在仙
萼河(色楞格河)流域的仙萼州等等。[2] 府设都督,州设
刺史,并征收貂皮作为租赋。[3]
辽代,住在今叶尼塞河流域的辖戛斯(黠戛斯),分布
在贝加尔湖以东和以西的腽良改(兀良哈),以及斡难河
(鄂嫩河)一带的蒙古部,都是辽的属国或属部。辽朝在
属国属部中,分别设有大王、于越、左相、右相和节度使等
官,"命其酋长与契丹人区别而用"。[4] 金代,大漠以北的
鞑靼部落,也"称藩于金国"。[5] 拉施德《史集》记载:"阿勒
坦汗(此处指金朝皇帝----引者)是极强大、极威严的君
主,先前大多数突厥、蒙古部落都臣属于他。"[6]
________
[1] 《
新唐书》,
第217卷上,《
回鹘传》
。
[2] 《
新唐书》
,第43卷下,《
地理志》
;第215卷上,《
突厥传》
。
[3] 《
新唐书》
,第217卷上,《
回鹘传》
。
[4] 《
辽史》
,第46卷,《
百官志》
二。
[5] 《
多桑蒙古史》
,中译本,上册,第26页。
[6]
拉施德:《
史集》
,俄文本,第1卷,第2册,第88页。
第224页
元朝时,贝加尔湖一带及其以北地区,都属岭北行省
管辖。吉利吉思、斡亦刺(明代称瓦刺,清代称厄鲁特)、
不里牙惕(布里亚特)和巴儿忽(巴尔虎)等,都是岭北行
省管辖下的部族。斡亦刺游牧于叶尼塞河上源锡什锡德
河一带,巴儿忽分布在贝加尔湖以东巴尔古津河流域等
地,不里牙惕分布在贝加尔湖一带。元朝的牧地"北逾火
里、秃麻",[1] 火里即豁里部,秃麻即秃马惕部,分布在贝
加尔湖以西地区,与吉利吉思部的住地接壤。河南人刘
好礼,曾被元朝政府派到岭北行省做吉利吉思、昂可刺、
乌斯、撼合纳、谦州、益兰州等处管理民政的断事官。吉
利吉思部族住在安加拉河口以南的叶尼塞河流域和阿巴
根河一带,元朝在这里设有九个千户。昂可刺部分布在
叶尼塞河中下游地区。乌斯部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乌斯
河流域。撼合纳部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源一带。谦州"在
吉利吉思东南,谦河西南,唐麓山(唐努山)之北"。[2] 元朝
政府在这里设官治民,征收赋税,开展屯田,并从中原地
区调来汉族农民,同当地居民一起耕作。[3] 在这里还有许
多从中原地区来的汉族工匠,设有手工业作坊,从事冶
铁、制造农具、修造舟楫和织造绫罗锦绮。这些汉族农民
和工匠同当地各族人民一起,共同建设祖国的北部边
疆。[4]
___________
[1] 《
元史》
,第100卷,《
兵志》
。
[2] 《
元史》
,第63卷,《
地理志》
六。
[3] 《
元史》
,第7卷,《
世祖本纪》
四;第193卷,《
伯八传》
。
[4] 《
元史》
,第63卷,《
地理志》
六;李志常:《
长春真人西游记》
,下卷。
第225页
一三六八年明朝推翻了元朝的统治,元顺帝逃往蒙
古地区。当时贝加尔湖一带和叶尼塞河上游地区,先后归
蒙古瓦刺部和鞑靼部首领建立的割据政权管辖。一四○
八年,瓦刺首领马哈木向明朝请求封号。一四○ 九年,明
朝皇帝封马哈木为顺宁王,同时还封另外两个瓦刺首领
为贤义王和安乐王。马哈木死后,其子脱欢承袭王爵。[1]
一四一三年,鞑靼首领阿鲁台臣附明朝,被封为和宁王,
从此年年向明纳贡。后来,瓦刺迁徙到阿尔泰山以西。
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和贝加尔湖地区由鞑靼部统治。一五
七○ 年,明朝封鞑靼首领俺答汗为顺义王。一五八二年
俺答汗去世,明朝又封其子彻辰洪台吉为顺义王,封彻辰
的儿子为龙虎将军。[2] 此外,明朝还任命鞑靼大小领主为
都督、都指挥等官。明朝末年,南起大戈壁,北至贝加尔
湖地区,是蒙古喀尔喀部的辖境。喀尔喀分为札萨克图
汗、土谢图汗和车臣汗三部。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吉利
吉思人属札萨克图汗部硕垒乌巴什台吉及其继承人所
辖。从安加拉河到贝加尔湖以东是布里亚特蒙古人的游
牧地带。布里亚特"属蒙古诸汗管辖,并向他们纳贡"。[3]
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,女真族(满族)崛起东北,建
立后金政权(一六三六年改称为清)。清朝与喀尔喀车臣
___________
[1] 《
明太宗实录》
,第64卷,永乐七年六月癸丑条;第110卷,永乐十
六年四月甲辰条。
[2] 沈曾植:《
蒙古源流笺证》
,第6卷;第7卷。
[3] 兹拉特金:《
蒙古近现代史纲》
,1957年莫斯科出版,第45页。
第226页
汗、土谢图汗、札萨克图汗之间的政治隶属关系逐步加
强,从一六三八年起,三汗每年向清"贡白驼一,白马
八,谓之九白之贡"。[1] 一六五五年,清朝任命三汗和其他
封建主共八人为札萨克,管理喀尔喀各部事务。[2] 这样,
大漠以北至贝加尔湖一带就归入清朝版图。叶尼塞河上
游地区,这时属我国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建立的割据政
权管辖。一六九一年,清朝为了加强对蒙古族地区的统
治,把大漠以北的行政区划重新加以调整,取消原来的管
理体制,代之以盟旗制度。旗是军事、行政单位,执掌旗
政的长官称札萨克,由若干旗组成一个盟。同时保留三
汗称号,废除济农、那颜等旧有官号,由清朝授予蒙古族
封建领主以王、公、贝勒、贝子、台吉等爵位。[3] 上述历史
事实有力地证明,包括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和贝加尔湖一
带在内的蒙古地区,历史上是中国领土的一个重要组成
部分。
沙俄觊觎我国蒙古土地的野心由来已久。早在一六
○八年,托木斯克统领渥伦斯基即曾派出一个伪装成商
队的"使团",由贝洛戈洛夫率领,前往"访问"在乌布苏湖
游牧的我国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左旗珲台吉硕垒
乌巴什(俄国人称为"阿勒坦汗",意为"金汗"),企图进行
阴谋活动,但没有得逞。一六一六年,托博尔斯克统领库
___________
[1]
祁韵士:《
皇朝藩部要略》
,第3卷。
[2] 同上。
[3] 《
清圣祖实录》
,第151卷,第6-17页。
第227页
拉金又派图敏涅茨等人前往科布多,要求硕垒乌巴什连
同其所属的全体牧民接受沙皇"最高统治",遭到严词拒
绝。此后,沙俄继续图谋侵占科布多地方,多次派人煽动
硕垒乌巴什归附俄国,但都遭到拒绝。硕垒乌巴什在二
十年代末死去,一六三八年,沙俄政府派斯塔尔科夫等人
到科布多,强要硕垒乌巴什的儿子俄木布额尔德尼向沙
皇称臣纳贡。俄木布额尔德尼忍无可忍,立即将这些狂
妄的侵略分子赶出帐篷,并停止一切粮食供应,以示惩
罚。[1]
从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起,沙俄殖民者不断武装侵入
喀尔喀蒙古所属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。一六四八年,蒙
古车臣汗派遣沙吉克等人赴莫斯科,对这一侵略行径提
出抗议。沙皇政府恼羞成怒,竟下令将沙吉克拘捕,押送
出境。一六四九年,沙俄政府派贵族士官叶罗菲.札波
洛茨基"出使"蒙古,指示他设法诱迫车臣汗加入"俄国国
籍",永为沙皇"奴仆"。札波洛茨基行经贝加尔湖东南岸
时,被布里亚特族人民击毙。"使团"的译员潘菲尔.谢
苗诺夫等人继续前行,一直到达车臣汗驻地。此时车臣
汗已经病故,他的妻子和其他蒙古王公一致拒绝向沙皇
称"臣",并严正警告沙俄哥萨克今后不得再侵犯蒙古土
___________
[1]
俄国历史档案中这样写道:"贵族士官瓦西里.斯塔尔科夫为使
阿勒坦汗宣誓效忠俄国,前往访问该汗。据托木斯克统领报告及斯塔尔科
夫的出使报告书称,阿勒坦汗非但拒绝宣誓,而且非常粗鲁地对待使者,使
他受了许多苦楚。"这个不受欢迎的沙俄"使团"被=逐出帐篷后,整整饿了四
天。参看巴德雷编:《
俄国、蒙古、中国》
,第2卷,第119页。